Skip to main content
閱讀書名:永恆的凝望
書籍作者:謝哲青
出版單位: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二零二零年八月

內容摘要:

這是一本旅遊結合文藝復興美術史的書,開頭從一件經典作品《聖殤》帶入當代天才畫家米開朗基羅的一生,什麼樣的人文環境促成巨作的誕生,每面搭配畫作、人物或風景介紹,親臨但丁故居、各處聖母教堂、美術館,講述了充滿心機與算計的爭鬥,連「文藝復興三傑」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也無法逃脫。

我的觀點:

就讀設計科一定少不了美術史,但課堂上手沒停過地抄寫乏味枯燥的筆記,無法深入和沉浸每個時期畫家的心境,為什麼看起來不符合人體工學的畫作被譽為驚世之作呢?又或者像是畫面汙濁灰暗造成的氛圍情感又是如何?課堂上只能盡最大腦容量配對起畫家和該創作,至於畫作風格和想表達的意涵只能天馬行空的臆想。

開頭介紹到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聖殤》,畫面沉靜的程度超乎我想像,怎麼有人抱著屍體還能泰然自若呢?更何況是神賜予的兒子,畫面中瑪利亞懷抱著逝世的耶穌,少女形象的聖母更凸顯謙遜與聖潔,它平靜的深層涵義可以透過雙手觀察到:右手展開支撐耶穌身體的張力,加深了手指深陷聖體的沉重感,暗喻著聖母內在的悲痛,相反地,左手沒有觸及耶穌屍體,反而向外側指去像是引導視覺般,令觀賞者有個舒緩情緒的方向,並且米開朗基羅刻意忽視解剖學原則,拉長了耶穌軀幹的長度,使頭部與雙腳無力地向下沉墜,讓失去生命的身體更加沉重、更有份量,各個動作神情都有它的意涵,這就是為什麼作品可以深刻烙印在心中的原因,如果聖母的左手去支撐耶穌的雙腳,那往下墜的沉重感就少了些,氛圍的渲染往往是帶領人走入作品的關鍵之一。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作家當時能夠秉著欣賞的角度,把母親失去兒子看的如此沉靜平緩,並利用一些手法將情感含蓄地透露出來,但我想就像國文寫作中,也有利用側邊描寫來表達其含意吧,不會使用某個詞彙一點即到,而是將周遭及氛圍描寫的淋漓盡致,做出身臨其境的感覺,不那麼刻意但又耐人尋味,將永恆的畫作流於後世令人賞玩。

米開朗基羅也很擅長運用對比,造成畫面衝擊性,如《階梯上的聖母》,瑪麗亞秀緻的臉龐、優柔的身軀抱著小耶穌糾結強健的背肌,襯托出柔軟與剛毅、成年與新生、力量與馴服。我的作品中也有嘗試這些技巧,像是畫作四周使用玄青色渲染對比主角的暖色調,更能襯托出視覺重點,有時用黛藍可帶出一點灰質調,有種底片相機的復古感,如果要畫面和諧,緇色、赭石都與暖色調相配。

聖殤》 (取自維基百科)

階梯上的聖母》 (取自維基百科)

《和煦》廖宥棋

我的素描畫作品「和煦」也深具意函,那是一個凜冽的寒冬,陽光金燦燦灑落淡水老街的步道,我與友人閒適漫步於每片草皮、每條小巷、每家攤販,來到一棟看似日據時代的建築物前,這裡的時空彷彿停止了流動,木刻大門微微敞開,神秘地向我招手,踏著小心翼翼的步伐遛進了古房,細微的塵埃沐浴在陽光中,我張開雙手沉醉於太陽的擁抱,像是它會帶走所有煩心事一樣,任憑空氣漂流到遠方消失殆盡。

一切順著視線移動,樓中樓的設計盡收眼底,再落回大門右側的牆壁上,拿起老式電話的單邊聽筒,旋轉輪盤點著數字,放任時光的流逝、撥接到遙遠的時代,往二樓走去,沿著被木蠹蟲蛀蝕的地板凹痕,把玩起案上檯燈的開關,泛黃老舊的標準A光源抵不過窗台外金陽的燦笑。

離開古色古香的木屋,沿著草叢繞去建築物後方,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裝置藝術,友人隨手一比劃說那個木製藝術品像極了刺蝟,於是我們循著周圍找到洞口便進去一探究竟,頭頂有根拱起的梁,搭著左右兩邊整齊落下完美弧形的木板,繡鐵牢牢釘著支架,像是舟的內部結構,這個倒立的小船成了像是刺蝟的外觀,如果不深究誰會知道它乘載了什麼命運呢?友人隨地一坐伸直雙腿、翻開灰褐色書皮的原文小說,自顧自地沉浸在作者建構的遐想中,木板與木板拼接的隙縫中透出和煦的暖陽,像是光點般落在褶皺不一的衣褲上,觸動著帽簷下他認真的神情,此情此景深刻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這幅畫的源頭是如此美妙的境遇,強調著光影灑落的視覺重點,以及顛覆的船隻的一點透視,而我將每個轉瞬即逝的光景化為永恆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