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本刊這次很榮幸地邀到請曾就讀過世新圖傳系的大學長:賴魯慈讓我們進行電訪。魯慈學長的職業非常特別,相信一般大眾都不了解這個職業,藉由這次電訪的機會,學長深入的講解身為美聯社的記者的工作內容以及特殊經歷,藉此讓我們從中體會從未接觸過的世界。

自我介紹

我是美聯社 ( Associated Press 美國聯合通訊社 )派駐在台北的記者。主要負責除了台灣新聞以外,當亞洲或其他國家發生事情時,我們也要過去幫忙,會被派到當地做駐地記者。

美聯社在全球有好多個辦公室,但工作的人數都不多。關於新聞採訪內容,我們做得比較雜,沒有所謂的分類,幾乎所有的新聞例如:政治、體育、娛樂(金馬、金鐘)等等都會跑。當然依照主題,有會做一些比較長的專題報導。

雖然我們也跟台灣記者一樣會有影音、文字報導,但我們要的東西會比較國際性一些。

賴魯慈

Associated Press 資深製作人

美聯社駐台灣資深製作人、記者,資歷 22 年。

專訪內容

Q1:學長身為美國聯合通訊社資深製作人及文字記者,該如何進入這個行業?

通訊社通常要求比較嚴格,希望一進來就能夠可以立刻上線,大部分同事一開始都是以自由工作者、或者用實習的方式進來,經由這些時間的磨練,讓美聯社看到你努力的工作態度表現,才有可能變成正職。

《攝影作品:緬甸農婦》

「緬甸農婦是2014年在奈比多附近的農田拍攝的, 農婦很大方,農忙之餘邀請我一起吃午飯,其中有位女孩叫我 “歐爸”, 她以為我是韓國人,令我驚訝的是,K-Pop韓流,竟然可以深入偏遠的緬甸小農村,年輕務農的女孩也能說上一兩句韓語。

Q2:進入美聯社需要一定的外語能力,是如何剋服的?

外語能力一定要,實習或自由工作者這段期間要做些成品給公司看,辦公室分佈公司在全球,所以基本上還是要用英語溝通,就算到韓國或者日本,也都是用英文來進行交流,所以不管被派到哪裡去,都是用英語比較方便(包括自己工作內容也是),自己本身的職能也要熟練,如果公司派你一個人出差,就必須一個人負責完畢,拍照、文稿都要有能力傳出來,來供給我們全球的客戶。我並沒有在國外留學,在台灣讀書好好學英文,然後多出差,遇到同事就多溝通練習對話,一直練習,一次一次的經驗,每一次的採訪就多增加一個經驗,算是實戰累積。

Q3:在異地工作時,如果遇到問題,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下解決問題?(ex:找線人、工作環境、夥伴與同事…等)

如果是一個人的話,我會找一個司機,因為司機一定會知道當地的地理環境、還有司機本人的人脈,我可以雇用他的車,想要去哪裡採訪就去哪,如果是會英文的司機那更好,這樣他就可以幫我跟當地人溝通。

《攝影作品:阿富汗少女》

「阿富汗女孩是我在2003年隨美軍送物資給偏鄉學生時所拍攝的,女孩們聚集在一起期待獲得新的文具書本。其中一位小女孩吸引我的目光,她那超齡的,淺淺的微笑,令人憐惜,讓人忘了身處因戰亂而物資貧脊的憂傷。」

Q4:想請問駐地記者的行程大概都是怎麼樣安排的?

去之前都會做些功課,當地的地理環境、可能會用到的器材等等,這樣到了當地的時候我比較有概念知道該怎麼做,通常在比較大的災區都會有指揮中心,他們會用英語來跟你對話,讓得到你想要的資料,譬如說災區位置、目前情況。像是日本311大地震那次,剛好福島1號電廠爆炸,我們先趕去當地縣市政府去做了解並且訪問官員得到資訊再決定去哪裡。

Q5:在採訪過程中,有哪個新聞事件是最讓你印象深刻的?

日本的 311大地震真的讓我非常的印象深刻,無法想像大自然的災害竟然帶來那麼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到了災區,看到房屋倒塌、村子被夷平,還持續餘震不斷,場景真的非常怵目驚心,還有那些不斷上升的傷亡人數,再加上突然福島的核電廠突然爆炸,種種事件讓我們的工作量更大更沈重,不只要做海嘯和地震的新聞,也要顧及核電廠輻射線外洩的影響,你看不到輻射線,也不清楚它的範圍,大家都很緊張,所以我們待了一個禮拜後就離開了。

雖然日本人非常守秩序,他們不暴動、也不爭吵,但氛圍十分哀戚,綜述以上種種的心情,還有親眼目睹影像的震撼力,都讓人永生難忘,這是少數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大新聞。

採訪的過程會看到難民、罹難的家屬,當下一定會被情緒渲染,我們要想該如何不去打擾到他們但又需要得到消息故事,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這個問題也是我們駐地記者一直要面對的,怎麼樣才能讓工作順利,同時不打擾到他們。

Q6:在學長去過的訪問國家中,有哪個國家的新聞記者最讓你佩服?

所有的記者都差不多,但是我覺得最讓我印像深刻的是日本記者,雖然他們比較保守,但他們的每一則新聞都非常嚴謹,花很多時間跟人力去採訪,好比說金正恩去了越南,他要和川普會面,金正恩坐火車過去,那麼記者就會埋伏在火車沿途停靠的車站,灑下大量人力就為了那麼一張照片。他們可以守在一個點24小時,當然他們所花費的精力,一定會有相對的回饋。所以他們就有拍到一張金正恩出了火車站在外面抽煙,而他的妹妹拿著煙灰缸走過來拿給他,這個畫面非常珍貴,你永遠不曉得他們這個第一家庭的感情狀況和互動。我覺得日本記者在這個呈面規劃的比較嚴謹及非常敬業。

日本人尤其對北韓的新聞非常重視,他們也擔心北韓會射飛彈過來,所以他們對於南韓和北韓的新聞非常注意。

Q7:擔任駐地記者期間,在媒體新聞上,他國與台灣之間有什麼差異?

我覺得對於本地的新聞報導都差不多,而他國其實也差不多,像是哪裡發生抗議活動或是哪個官員開了記者會等等,有時候也非常八卦。

現在我覺得台灣的新聞相對起來比較沒那麼國際化,台灣的新聞有八、九成都在報本地的,國際新聞佔的量比較少。雖然我們的新聞號稱 24 小時,但很多時候都是重複的。

Q8:在擔任美聯社代表記者跑記者會時,有沒有發生什麼讓學長印象深刻的事?

記者會上通常我們會問我們想知道問題,但我們通訊社跟其他記者採訪的方向不太一樣,本媒的話會比較注重在台灣的事物,而我們美聯社會比較想知道的是兩岸問題,相較之下我們的問題會比較國際化,而且我們問的問題也是其他國家想知道的。

《攝影作品:台南地震》

2016 年的大地震讓台南的維冠大樓倒塌,造成115人死亡,就在要過農曆新年的前夕。一連七天在台南採訪,感嘆自然災害所帶來巨大的損失,生命渺小無常。

Q9:學長在美聯社這些年不斷的堅持為新聞的真實性與查證而努力,有什麼東西是學長強烈地意識到正在改變的東西?

就新聞的真實性來講,近年來我覺得假新聞的現象越來越多,人們比較沒有辦法去判斷新聞的真偽,你看到一則新聞,事件是真是假你無法得知。跟過去十幾年前只有電視和報紙的年代相比,現在的消息都是要花時間去釐清的。

Q10:對比以往的新聞內容,媒體變化中,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以往的傳統媒體都是靠電視或報紙來得知資訊,現代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遍,人們透過社群網站獲得大量的資訊,所以媒體整個生態有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報紙,報業在08年慢慢萎縮,報紙的更新速度已無法與現代的媒體傳播速度相比。

Q11:學長認為這份職業是一份很棒的工作嗎?

這份工作我覺得還蠻有挑戰性的,我自己在台灣採訪新聞有機會去國外工作,採訪到不同的事件。每一次的工作都是很棒的經驗,尤其是經過很多事情之後,你花時間花心血做出來的新聞,被其他新聞台所用,會很有成就感。

《攝影作品:小林村土石流》

「2009年前往採訪因八八風災造成的土石流而被滅村的小林村,乘坐救難隊的吉普車跋山涉水到達被土石滅頂的村子,就地將拍攝採訪到的畫面剪輯完成,並且利用衛星電話將新聞傳送到全世界的媒體。這張照片表達了通訊社新聞採訪工作的即時性及挑戰。

Q12:另外,對於現在可能對未來有些迷茫的學弟妹們,學長有什麼建議能給他們?

在學生時期我們比較無法掌握我們未來要做什麼,我的建議是可以多方嘗試,多找實習的機會,這樣多多少少都能幫助你下一份工作。

Q13:如果有機會回到學校專任,學長願不願意?為什麼?

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打算,因為我覺得在美聯社還有非常多的挑戰,還有更多的事件等著我去探索,這些事物依然吸引著我。雖然我在這個行業工作了22年,能夠去不同的國家做採訪,遇見新奇的事物,學習到不同的文化,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在美聯社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