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擴散耦——科技與藝術的擴散、並行、融合」為高雄美術館的一個限期特展,這個展覽與科技結合藝術可能性相關,從2023年12月底起展出到今年3月3日。

這個特展與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藝術跨領域共融與創新研究計畫」合作,從64組大專與碩博士學生的項目中甄選,最終選拔出的9組團隊,並再經過兩年研究與發展,逐步把各種富有企圖心和想像力的研究計畫,有效地轉化為實際的展覽場景,統合起來分散在一樓的兩個大展間內展出。

特展有許多展覽主題都使用到「虛擬沈浸式體驗」、「人機互動」、「人工智慧」等新興智慧科技的媒介,來探討研究者們想深入挖掘的藝術文化或社會現象等議題,並瞭解「藝術」與平權、生活形態、媒體等因素的關聯,在現有的環境撞擊出新火花,甚至影響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我認為研究者也嘗試摸索「工程」與「人文」這兩個領域可以如何互相合作,和如何將科學研究結果的繁文縟節,轉譯為繪聲繪色的具象科技藝術展演。

不同的團隊所關注的焦點與議題不盡相同,但都與快速發展的近期社會現象息息相關。例如有的團隊根據5G通訊技術的普及加速的網路,發展出結合XR與5G的傳統舞蹈沈浸式體驗;有的關注AI對於音樂創作的大躍進,讓傳統音樂跨越與科技的界線,透過內容輸入的分析自動生成二胡樂曲;而有的則發現無人機在現代愈趨流行,創造了全場域5G的無人機藝術劇場;還有的是經過疫情造成社會隔離的洗禮,摸索後疫情時代下可能的新媒體餐飲空間創新體驗。這些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不但使得現代更加生動鮮艷,而且也是為文化故事提供更多的講述方式,起到良好的保留與傳承。

《異自然》這組作品較為前衛且抽象而特別,更讓我們感慨藝術深度的無限可能。的主軸是物質、器械與生命感,探討無機物訊號構成的「異質自然現象」,也就是說在真實與虛擬狀態間,只要透過不同感官的切換就能體會不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而展覽透過模擬自然與生命現象的演算法,試圖轉譯原先感知不到的現象被觀者看見。這組展覽有三個作品,它們沒有具體名稱,分別展示了人為科技作為生物生長與活動機制、結合動力與聲響裝置模擬的地震運動,以及史萊姆黏液在充氣放氣而脹大縮小的「異生命演繹」,研究者表示這些作品共構成了可互動的「異自然情境」。雖然除了地震運動,我們解讀不太出其他2個作品具體想模擬的是何種自然現象(我們猜測還包括疫情、生態失衡),而無論如何,那種宇宙秩序的浩瀚、奧妙與無常感是很強烈的。

我們認為研究者是想探索人與自然「分離又共存」的關係,也就是說人類有自己的生存模式,而自然界又有它的生態規律、物理現象,看似各自發展,人類卻無比渺小得無比依靠大自然。這個展覽就透過3D列印、粒子合成聲響、軟性機器、熱感材料的環境感知等媒介,藉以詮釋我們難以倖免的各種天災人禍,把人與自然的複雜、衝突以展覽形式呈現,提供觀看者反思與想像:「是拯救大自然、還是拯救我們自己?」

總之,我們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也與科技有密切的關聯。隨著日轉星移,科技進步不僅是改善人們的物質條件,更是提供了許多新的話題與媒材形式,在科技發展的主色調下大肆渲染時代畫布。而推波助瀾的絕不只是藝術,也包括文學、哲學、社會學。因此,雖然科技的快速發展造成許多倫理與形式的負面影響,但若我們好好善用科技,也能將世界導向更多具有正向意義的可能性。